Select Page

聆听与回转反思以赛亚书四十四章6-8节

陈耀明博士

“事实上,上帝愿意花时间与我们倾谈,我们却视作当然,不想抽出时间来聆听。”

一名大学院牧分享他早年受训时的感受,认为所学的祷告方法让他获益不浅。离开校园若干年后,却逐渐发现自己祷告时一味地向上帝说话,甚至指示上帝应该怎么做。因此,他怀着羞愧之心改变这个习惯,学习聆听上帝的声音。起初,他非常不习惯,无法静下心来。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,还记下灵修时领悟到的道理,后来编纂成一本畅销的灵修著作《Eternal Vision》(William Sykes, The Canterbury Book of Spiritual Quotations)。

显然的是,我们可能因着自己的需要,往往未能聆听上帝的话,甚至在日常生活里也无法倾听别人对我们说的话。时间和耐心是解决问题的良策,不愿意聆听,就不能期待听觉灵敏。事实上,上帝愿意花时间与我们倾谈,我们却视作当然,不想抽出时间来聆听。然而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只是一个表面问题,《旧约》提醒我们,未能聆听才是问题的症结,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。
先知以赛亚指出,“当侧耳而听,来到我这里;要听,就必存活。”(赛五十五3)

聆听才能存活是命令!相信没有人比以赛亚更适合做出这样的宣告。先知不仅花了三十多年传扬耶和华是公义之神,还目睹以色列人悖逆耶和华投靠别神而被掳到巴比伦。以色列人受尽亡国的耻辱,历尽流放的痛苦,身处膜拜巴比伦的神明马尔杜克(Marduk)和纳布(Nebo)的环境,深受异教信仰困扰。以色列人身心受创,耳边杂音纷扰,还能聆听吗?

耶和华宣布:“我是首先的,也是末后的;除我以外再没有神。”(赛四十四六)这句话对挣扎求存的以色列人有用吗?一切都没了!为什么还要听耶和华的话呢?为什么要相信不在危难中伸出援手的耶和华?因着人犯罪而降怒于人的耶和华还能带来好消息吗?

耶和华的宣言对于受外邦神明诱惑的以色列人无疑是当头棒喝,催促以色列人必须醒悟过来。在耶和华的眼里,外邦神明只是偶像,耶和华说:“谁能像我宣告,指明,又为自己陈说呢?让他指明未来的事和必成的事吧!”(赛四十四7)耶和华向外邦神明挑战,它们能否“宣告”、“指明”并“陈说”“未来的事和必成的事”?较早前,耶和华要求外邦神明展现力量并指示子民(赛四十一21-22),它们若无法应战,就证明它们不过是人手所造的偶像,不能安抚以色列人的心。

“人必须通过聆听,优先考虑上帝的心意如何,也反省自己对上帝的承诺,不断调整内心的想法,让圣灵引导……”

安抚不只是安慰水深火热中的子民,或者解答他们对耶和华的疑问。更重要的是,让他们了解问题何在。耶和华一语道破:“我岂不是从上古就告诉并指示你们了吗?”(赛四十四8)从古至今,耶和华一直给予以色列人指示,而以色列人就是耶和华最好的见证,祂宣告的话是真实的,也反映了耶和华与人的关系从不间断。

耶和华与以色列人长期的关系说明了祂是以色列唯一的神,“除我以外,岂有神呢?诚然没有磐石,就我所知,一个也没有!”(赛四十四8)唯有耶和华称得上是“磐石”,是完全、公平和信实无伪的神(申三十二4)。称号反映了耶和华的本质,亦说明祂与人的密切关系,禁止任何竞争者进入这盟约里。可惜的是,以色列人没有聆听,导致耶和华与人的关系破裂,结果是被掳到巴比伦。

无论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以色列人或者是现今的平信徒,也无论处境如何,聆听而回转才会把人带回上帝身边,正如耶和华通过先知耶利米所说:“以色列啊,你若回转,回转归向我。”(耶四1)以色列人长期悖逆,没有履行对耶和华的承诺,是因为他们没有聆听耶和华直接或通过先知对他们说的话。以色列人的问题让我们明白,用心聆听能够使我们回转。人必须通过聆听,优先考虑上帝的心意如何,也反省自己对上帝的承诺,不断调整内心的想法,让圣灵引导,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,以敏锐眼光洞察四周的人与事,识别各种杂声,心里渴慕上帝,以神圣目的地为生命之旅的焦点,才可以向目标迈进。

理性的思维配合聆听的心可以帮助我们回转到上帝身旁。决定重要事情时,相关的数据、朋友劝导、专家建议,或以宗教教义给予勉励,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够帮助我们作决定,但最终必须为决定负责的是我们。理智的决定必须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,得到“活跃性”而非“孤独性”的鼓励才能勇往直前。无论曾经历尽沧桑或正在享受前人努力的成果,具有刚才提到的识别能力,能协助我们聆听与回转,与上帝同行。